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时事  >   热点聚焦  >   2018  >   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征文活动  >   优秀征文

你们·他们·我们——一段陆硕学位生的归属之路

2019年01月21日 15:44:43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2017年9月,我以硕士学位生的身份踏上了台湾岛。与来台作短暂交换的交换生不同,作为学位生,我“额外”地感受到了一份由身份差异带来的张力。

  这份张力是从“你们”这两字拉开的。在和交换生聊起对这里的看法时,他们一开口先说的永远是这两字,譬如:“你们这边的教学模式和我们完全不一样啊”。也许与我生性敏感有关,每次听到大陆同学这么说,心里都会咯噔一下,然后便是赶紧说出“他们”两字:“他们这边的教学模式和我们那边确实存在差别”。就是这样,试图以最快的速度让对方知道:我在此地也是异乡人,我一直以来接受且熟悉的大学教育也是大陆那套。

  作为学位生的我便如此被这股突如其来的张力拉扯着。如果把这份张力比作一道鸿沟,那么当时我以为那道鸿沟里躺着的仅仅是一个被称作“身份”的东西,他们用“你们”一词拉开彼此之间学籍身份的鸿沟,我便用“他们”一词在这道鸿沟上筑起一座籍贯身份的桥梁。

  现在想来,大抵是我从未认真思考过造成这份张力的内在缘由,才会用这种并不平和的心态予以回应。

  引发我认真思考的导火索是在前不久。硕二的我申请从台北来到广州进行交换学习,一位朋友前来探望我,我领着他漫步校园,他不经意地问:“你们这学校怎么到处都在施工?”——熟悉的“你们”再次唤醒了我敏感的神经。而这一次,我又再次用“他们”作了区隔,可身边的朋友显然与我既无学籍身份的“对立”,又无籍贯身份的不同。我陷入了沉思。我想弄清楚,如果这两个学校在我的潜意识里都不属于“你们”的范畴,那我到底属于哪里?

  答案显而易见,是无处安放。

  我重新回忆起在台湾的时候。那时的我,明明是学位生,却为何这么怕被来台交换的大陆同学给区隔出去呢?

  隔着一段时间的距离,我内心的感受、那股张力的内在来源变得清晰起来——当他们讲出“你们”这个词时,我仿佛立马被就地划了界限,被他们在无意识间告知:“你不属于我们这边。”可与此同时,作为刚来台的新生,我也还未深深地投入进所谓的“那边”的怀抱里。并且,因为是陆生,所以仿佛天然明白,即便顶着学位生的身份,但多多少少和本地的同学还是存在着差异。于是,这种两边落不着地的境遇,在一句句“你们”中被提醒,又在一句句“他们”中予以对抗。只是这个“对抗”的对象并非是与我交谈的朋友们,而是自己那份急切地渴望寻求归属、渴望落地的内心。

  缺失归属感的人,在归属感的问题上总是最敏感的。所以我才会在和台湾同学的交流中强调学籍身份的共性,又在和大陆同学的交流中强调籍贯身份的共性。但我却从未意识到,真正的归属感,从来不是在一句句“他们”的对抗声中建立的,相反,只有在一句句“我们”的认同声中才能被真正地建立起来。这句“我们”不一定要说出口,但一定要“屹立”在心中。至此我终于明白,“身份”仅仅是这道鸿沟的表象,而对“我们”一词所蕴含的力量的未觉察才是造成鸿沟的本源。

  我想,往后再被问到类似的问题,我应该会说:“我们两边的教学模式确实存在差别”。

  从“你们”到“他们”再到“我们”,这就是我——一个在台就读的陆硕学位生——的归属之路。

  此刻,我坐在广州的宿舍里,“我们”两个字在耳畔回荡不停,刚刚铺砌完工的归属之路仿佛就在眼前,但思考好像并没有结束。

  沿着这条路,我走进了在台北念书的时光里。每天清晨从宿舍窗外望出去的一大片冒着雾气的树林,每次经过社团活动室传来的悠扬昆曲声,每个傍晚在淡紫色天空下一时起一时落的排球……这些画面像跑马灯一样在我眼前浮现。

  如果说对“我们”一词所蕴含的力量的觉察是这条归属之路的基石,那么令人意外的是,这条路最后通向的竟然是这些细小的温暖幸福事——在这漫长而匆促,不论平淡或风光、一旦逝去便在此茫茫宇宙间荡然无存的人生里,发生过的一件件细小的温暖幸福事。

  我想,在我七老八十的时候,在某个午后的梦境里,这条路还能将我带回这片屹立在我心中的属于“我们”的地方……(作者:卓夕又)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