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两岸三地编剧共论“国剧梦” 共推电视剧“走出去”

2014年10月20日 09:39: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国剧梦——首届两岸三地编剧论坛”今日在京举行。如何让电视剧传承中国的文化价值观“走出去”成为与会者共同探讨的话题。

  在10月15日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周振天说,作为艺术门类中观众最广泛的艺术种类,电视剧更应该牢记这一使命。今天是首届编剧论坛,探讨的就是编剧的责任。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表示,文化传承和文化基因是华语剧能在世界各地华人圈中有影响的重要原因。两岸三地尽管社会现实不同,但是面临同样的文化传承和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的重任,让国剧质量提升、有更多观众、更大影响,是两岸三地电视剧从业者的共同心愿。

  台湾编剧陈文贵讲到国剧时心情沉重,他说台湾只有两种剧:讲闽南话的本土剧和讲国语的偶像剧,近年来像《包青天》、《还珠格格》这样输出成绩很好的剧没有了。由于商业竞争和新媒体的冲击,台湾黄金档两小时剧集的成本只有20多万元人民币。同时两岸三地的交流越来越少,当初像港剧《楚留香》、《上海滩》在台湾广为流行,大陆的《雍正王朝》、《武则天》、《宰相刘罗锅》也深深影响过台湾,现在看不到了,应该多交流,让“国剧梦”真正实现。

  “接地气”这一流行的说法在论坛上让不少港台编剧觉得迷惑。三地不同的地域文化、政治经济环境让大家感到一部剧要接不同地方的地气非常困难。过去合拍鲜有成功,如何找到题材共振也成为三地共同面对的难题。台湾编剧吴至伟说,自己一直受到“接地气”困惑,来大陆多年,多写年代剧和古装剧,也是因为受到时装剧“接地气”解决不好的困扰。

  大陆知名编剧程蔚东表示,要写好“接地气”的生活,就是从操作程度上写出两岸三地观众都接受的电视剧,每个编剧写的都是自己理解的生活,哪怕是写幻想、传说,也要有自己的观察感悟在其中。

  同时编剧们都承认亲情友情爱情、正义与邪恶的较量等是所有受欢迎的电视剧所共通的。周振天说,我们以前看港台剧《搭错车》、《霍元甲》、《包青天》等,没有看出台湾和大陆的差别、香港和内地的差别,对亲情的歌颂、对英雄的崇拜、对正义的呼唤在三地都一样。三地有共同的历史和文化,不管什么样的经济语境和政治语境,深入到文化深处都是打断文化连着筋,是可以找到共同话题的。

  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制作部节目发展分部总监彭济材说,他理解的“国剧梦”就是扎根生活,扎根人民。香港是个很小的地方,每年520多小时的戏剧节目,也要坚持立足正面原则,在娱乐大众之外,要传达正面信息。

  不少港台编剧也对此表示认同。来内地11年、写过《我本善良》的香港编剧陈宝华说,她三年前《婆婆来了》,很多人看了都不相信是她写的,“把‘你我他’变成‘我们’,发挥三地优势,我们就肯定能写出走向世界的国剧。”

  台湾中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商业同业公会创会理事长汪威江指出,两岸目前都只自满于内需的市场。大陆目前的市场很好,在自满于内需市场的情况下,少有人想要“走出去”。大陆编剧生活剧和古装剧领域非常擅长,香港编剧熟悉商战,台湾编剧在情感处理上比较细腻,三地可以互补,整合资源,携手共创华人世界的优秀剧目,点燃传承的火种。

  TVB节目发展分部助理总监欧冠英说,做具有观赏性、艺术性和高收视率的电视剧是大家共同的梦想,两岸三地这么多编剧,希望能以戏剧方式将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上海翡翠东方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黎瑞刚说,内地有市场和资金的优势,香港有经验的优势,台湾也有自己讲故事的特色,在操作上三地发挥各自优势,应该能够拍出受到世界欢迎的优秀国剧。(完)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李学磊 ]

原稿件标题: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李学磊

原稿件来源:中国新闻网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