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降低“走亲戚”门槛 两岸才能越走越热络

2014年09月22日 09:16:00 来源:深圳特区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两岸文化交流之深台交流,这样一个相对“冷”的话题,在昨天由市政协主办、台盟深圳市委会承办的“委员议事厅”里议出了“热”效果。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们点评深台两地文化交流历史、现状,并对如何进一步加强深台文化交流提出了不少建议。其中,市政协委员尹昌龙关于降低“走亲戚”门槛,才能越走越热络的建议赢得全场支持。

  市政协主席王穗明,副主席钟晓渝、林洁、陈倩雯,台盟深圳市委会主委林娜参加活动。

  同源互补型文化需要更多交流

  “两岸的融合必须文化先行,因为文化是超越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最重要的核心因素,我希望深台的文化通过不断的交流,获得更高的文化认同,并且在这种文化认同中让两岸实现真正的融合。”文化学者胡野秋一开始议事就亮出自己的观点。

  胡野秋表示,深圳和台湾的文化形态既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同时又有鲜明的差异性,相似性就是我们两岸首先是文化同源,都是中国文化的一支,另一方面则在于深圳和台湾都属于移民社会,移民文化具有很高的包容性,而且具有创新精神。双方的差异首先在于深圳的文化历史积淀相对来说比较浅,具有新城市特点,而台湾具有浓厚的本土文化和老城市的文化特质。“所以,深台的文化形态我认为是互补的,这也助于双方在未来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刚刚带领市委宣传部精心打造的大型交响乐《人文颂》赴台湾演出,并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市外宣办、市新闻办主任韩望喜也认同深台文化的同源互补特点。他认为,弘扬中国文化是两岸共同的责任,深台两地应该在交流与合作中,共同思考如何推动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融合,参与、影响甚至改变世界文化。

  曾经在台湾当了3个月驻台记者的深圳商报总编室主编刘柱则认为,台湾人对深圳的硬环境有很大的认同,但是对深圳文化软实力的认识非常缺乏。从这方面看,深台的文化交流是非常不够的,必须进一步加强。

  深台应共同打造传统文化青春版

  深台文化共同的根源是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那么在深台文化交流时,应该怎样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呢?韩望喜提出深台应该共同打造传统文化的青春版,也就是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从传统文化里汲取精髓适应当代的生活,要发现中国文化在当今的活力和意义。

  尹昌龙也持同样的观点。他认为,两岸都面临同样的使命,就是文化创新:“文化复兴关键在于创新,创新使原有的文化魅力发扬光大,创新也给文化带来新的活力、新的元素,也只有创新影响力才会更大。这个文化创新的过程有很多课题需要我们去对话、交流,并共同去完成。”

  降低“走亲戚”门槛加强交流

  “深台文化之间的交流已经在进行,未来我们如何提升它?如何让深台的文化交流有一个更高的领域?我们应该建构一种文化交流的新常态,也就是要平常心、寻常化和经常性,要像‘走亲戚’一样的来往,建立非偶发的机制性交流以及经常性的来往。”胡野秋建议。

  深台文化交流要像“走亲戚”一样,实际操作上却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尹昌龙表示,现在深圳到台湾的“门槛”还是太高了,要办一大堆的手续,因此有时候嫌麻烦就不愿意去“走亲戚”了。因此,他建议,应该把“走亲戚”的门槛降低,可以进一步放宽政策,交流渠道可以进一步丰富,这样深台文化交流才能越走越熟络。

  除了降低门槛,委员、专家学者们也纷纷建议要通过制度化、常设性的活动来强化深台交流。市政协委员翁晓波建议,设立深台青少年文化交流基金、深台青少年文化创意产业园等来推动和促进深台两地青少年的文化交流,从而让不保守、不守旧、容易求同存异的青少年在两岸文化融合和认同中起到更积极的作用。胡野秋建议,在两地共同设立“深台移民文化节”、建立“布袋戏”博物馆,推动两岸民俗文化和戏曲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尹昌龙也建议,深台要在创意文化方面加强交流,推动深港台创意走廊项目的建设,通过创意让中华民族创造力进一步激发。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国际新闻 军事新闻 科技新闻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王怡然 ]

原稿件标题: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王怡然

原稿件来源:深圳特区报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