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大陆  >   教育  >   正文

教育时评:身当壮年心已迟暮?追求安逸莫太早

2015年09月01日 08:40:13 来源:新华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有些人25岁就已死去,却到75岁才被埋葬。”前些时候读到此句,深以为然,大有所感。这句箴言出自一位敢用风筝引电的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他同时也是出色的政治家、作家,他从苍天那里取得了雷电,从暴君那里取得了民权,人生八十余载,未曾虚度。

    反观当下,一些年轻人却是身当壮年,心已迟暮。常听一些年轻人谈论自己的“抱负”:白领好是好,但是太憋屈;创业好是好,但是不稳定;从教好是好,但是太操心;理想的工作应该有钱有假期,抱着“铁饭碗”工作又清闲,多么安逸!闻及此,内心不免唏嘘,忆起朱光潜先生对年轻人毛病的慨叹,“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真可谓一语中的。

    并非说清闲是一种罪过,只是人生亦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凡事当循个“合时宜”。青年时期,正是拥有最多的精力、智慧、勇气和时间去追己所求、达成自我的时候,若是过早地享受又贪恋安逸,也不过是“可怜的安逸”,徒留得一身闲愁。

    有一个朋友,从小就爱看电视,理想是毕业后做一名电视人。求学期间,她抓住一切能抓住的机会去实习,大到各大电视台,小到视频团队,她都尝试着去做做看,每一次工作都是费尽心力,有时忙至深夜,累得找我哭诉。然而,每次“哭诉”之后不久,她都能眉飞色舞地拿出成果向我“炫耀”,藏不住的喜悦从她的眉梢溢出。我知道,“炫耀”的背后,是她付出的青春和汗水。是的,年轻就应当忙一忙,奔波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否则,抱着“青春”这个宝藏沉沉睡去,岂不虚度?

    前不久,一个年长的表亲来我家串门。酒过三巡之后,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竟然哽咽起来。老人说,年轻的时候,自己也算得上是个读书人,年纪轻轻就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体制内谋了一份闲差,让不少人艳羡。后来,身边的人陆续下海经商,他本想着趁着好时代出去闯荡一番,却又不舍安逸,几番挣扎,最终还是选择了“稳坐钓鱼台”。孰料风云变幻,市场经济大潮风起云涌,曾经的“铁饭碗”吃不饱了,别人的碗里却多了“香饽饽”。如今只能悔恨自己贪图了一时安逸,却负了时代又负了自己。

    那日老人暗自垂泪的光景犹如钟声一记,让我铭刻于心,难以忘却。追求安逸莫过早,安逸来得太早、太轻松,就如糖衣炮弹,将人困于一角,令人偏安一隅,而青春的光景,当是跋涉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风华正茂、壮志凌云。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泰娇玉 ]

原稿件标题: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泰娇玉

原稿件来源:新华网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