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照片
![]() |
![]() |
|
与女儿在一起 |
二、简介
林文月,1933年出生于上海日本租界,“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研究所毕业。
曾任台湾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史丹福大学客座教授、捷克查尔斯大学客座教授。身兼研究者、文学创作者、翻译者三种身分,并且于这三个领域中都交出亮丽的成绩单。
1946年自上海返台居住,并开始华语的学习。1952年进入影响她一生,也是她奉献一生心血的台大中文系。在这段期间,林文月不仅碰到影响她极深的恩师台静农,也开始陆续在夏济安先生主编的《文学杂志》上发表有关中国古典文学的论文,由于见解独到而文笔清丽,甚受欢迎。
林文月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长主要专注在六朝与唐代,从曹氏父子、陶谢、山水、官体、田园、游仙等诗型等专题,并发表许多精辟论述,成为台湾研究六朝文学的佼佼者。1957年与画家郭豫伦结婚,同年研究所毕业并继续留任母校。1969获国科会资助,前往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修员”一年。也在这一年,林文月开始她独具一格的散文创作,1970年的《京都一年》的出版正是日本行的丰收,也是她文学创作旅程的美好起点。除了文学创作之外,她也是台湾最早从事中日比较文学研究的开拓者,更是杰出的翻译家。
1972年时,开始在《中外文学》翻译日本名著《源氏物语》,费时五年半而译完。后来经过林文月逐次的修改,终成目前华语翻译《源氏物语》最优秀的版本。柯庆明教授认为林文月翻译《源氏物语》的成功主要的因素在于:“林教授以丰富的学识,女性的细腻,典丽的文笔,对紫式部娓娓道来的叙事,作了传神的中译,并且详加注释与解说,俾便读者深入了解。对书中七九五首的和歌,亦创出三句式楚骚体的特殊诗型,一一巧妙译出,更添译作风韵。初译版与修订版的封面,皆由其夫婿郭豫伦先生,利用台静农先生的题字,根据内容精心设计,亦是文坛佳话。”1993年自台大中文系退休,除获聘为台湾大学中文系荣誉教授外,更担任美国加州史丹福大学客座教授,继续在学术上奉献。
除了在学术与翻译专长上的表现之外,林文月的散文创作更替台湾女性散文开创了不同的风貌,融合中国古典六朝文学的瑰丽家及日本文学的色彩,其散文华丽却不浓艳,如一股淡香扑鼻令人永难忘怀。
据何寄彭的研究,林文月早期的散文重哲理的辨析,而后期则转为抒情感性,但其作品仍是正规的散文体例:“殆可形容林先生作品之整体美学风度。林先生虽然突破了现代散文的体式,但仍是散文的正统,也仍是近年来逐渐少见的‘纯散文’。”近期的创作以回忆故人为主,此体裁在林文月的笔下,有了更新的书写方式。以2003年的《饮膳杂记》为例,它不仅是林文月散文创作的另一转折,同时也开启了一阵饮食文学之风,更成为现代生活散文的典范:以物记人写实抒情合流,温婉并深深的敲动人心。近期作品《人物速写》,更进一步专以散文体力去刻划人物,文中抒情与记述并重,更见其架构散文的高超功力。
三、年表
年月日 |
年龄 |
重 要 记 事 | ||
1933 |
|
|
1 |
出生于上海市日本租界。启蒙教育为日本语文。 |
1946 |
|
|
14 |
春,举家自上海返回台湾,自小学六年级开始学习中国语文。同年秋,考取北二女,三年后直升高中部。 |
1952 |
|
|
20 |
考取台湾大学中文系,及师范学院艺术系,选读前者。 |
1957 |
|
|
25 |
与郭豫伦先生结婚。次年中文研究所毕业,留母校任教。 |
1960 |
|
|
28 |
至55年间,编译《圣女贞德》、《居礼夫人》、《南丁格尔》、《茶花女》、《小妇人》、《基督山恩仇记》(东方出版社)。 |
1966 |
|
|
34 |
出版学术论著《谢灵运及其诗》(台大文学院)。 |
1967 |
|
|
35 |
出版学术论著《澄辉集》(文星出版社)。 |
1969 |
|
|
37 |
获“国科会”资助赴日,任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修员」一年。 |
1970 |
|
|
38 |
出版游记《京都一年》(纯文学出版社)。 |
1972 |
|
|
40 |
出席京都国际笔会,提出日文论文〈桐壺と長恨歌〉。次年自译为中文,并附〈源氏物语:桐壶〉译文,发表于《中外文学》,始启《源氏物语》译文连载之缘,五年半而译竟。 |
1976 |
|
|
44 |
出版学术论著《山水与古典》(纯文学出版社)。 |
1977 |
|
|
45 |
出版传记文学《谢灵运》(河路出版社),及《青山青史—连雅堂传》(中国出版社)。 |
1978 |
|
|
46 |
出版散文《读中文系的人》(洪范出版社)及日本古典文学译注《源氏物语》(中外文学出版社,五册本初版)。 |
1981 |
|
|
49 |
出版散文集《遥远》(洪范出版社)。 |
1982 |
|
|
50 |
《源氏物语》修订版上、下二大册本出版(中外文学出版社)。 |
1984 |
|
|
52 |
出版萨摩亚酋长演讲稿集翻译《破天而降的文明人》(九歌出版社)。 |
1986 |
|
|
54 |
出版散文集《午后书房》(洪范出社),获得第九届时报文学奖散文推荐奖。 |
1987 |
|
|
55 |
获为香港翻译学会荣誉会员。 |
1988 |
|
|
56 |
出版散文集《交谈》(九歌出版社),获得第十四届(一九八九)“国家”文艺奖散文类奖。 |
1989 |
|
|
57 |
为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客座教授。 |
1991 |
|
|
59 |
编印《台静农先生纪念论文集》(洪范出版社)。 |
1993 |
|
|
61 |
自台大退休。为美国加州史丹福大学客座教授。 |
1994 |
|
|
62 |
《源氏物语》获得第十九届“国家”文艺奖翻译成就奖。 |
1995 |
|
|
63 |
为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客座教授。获日本东亚同文书院纪念赏。 |
1997 |
|
|
65 |
出版日本古典文学译注《伊势物语》、散文选集《夏天的会话》(大陆出版)。 |
1998 |
|
|
66 |
始為日本《アジアエコ-》定期撰寫日文隨筆。 |
1999 |
|
|
67 |
为捷克查尔斯大学客座教授。出版散文集《饮膳札记》(洪范出版社)。 |
2000 |
|
|
68 |
出版《DEVET ZASTAVENI》(捷克文,译六朝诗选讲义)。 |
2001 |
|
|
69 |
台大图书馆于四月十二日起至六月三十日举办「林文月教授手稿资料展—台大近代名家手稿系列展之二」以及座谈会、专题演讲等系统活动。台大颁赠感谢状。 |
2002 |
|
|
70 |
出版散文集《新世纪散文家:林文月精选集》(九歌出版社)。 |
|
|
|
|
以上数据来源: 林文月,《新世纪散文家:林文月精选集》,台北市:九歌,2002年7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