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政治

台媒:避谈两岸经贸问题 财经产业政策令人失望

2007年07月31日 10:39:00  来源:
字号:    

 

  台湾《工商时报》今天的社论说,“行政院院长”张俊雄昨天接受本报专访时,对当前的很多决策施政,做了很透彻、平稳的说明与厘清,我们相信,经由如此的沟通,不但岛内民众可以了解当局目前的财经产业政策,可以适时、伺机提出建言,甚至可以藉由掌握政策走向,进行最有利企业及个人的生涯规画。基本上,我们肯定如此的政策对外说明模式,也对张院长筹划、推动中的财政、经济、产业多项发展重点表示乐见其成,但综观专访全文后,我们也必须表达一个提醒与一个失望。一个提醒:凡百施政,不可沾染投机色彩,不论主动或被动;一个失望:规避两岸经贸问题,将使张俊雄的施政及努力事倍而功半,甚至无法挥洒开展。

  社论认为,首先,对张俊雄要求控制财政赤字以免冲击台湾国际竞争力的忧心,我们深有同感。当局债台高筑,不管是“执政党”自己保守估计的四兆,或在野阵营强调的十兆余元,其实都令有识之士怵目惊心。当局财政拮据,虽然理由甚多,但一来因为经济低迷,税收成长有限,二来年年都有选举,为了胜选考虑,当局免不了以减税为工具,财政改善自然遥遥无期。就以最近的发展为例,好不容易2006年度出现了难得一见地决算收支平衡,甚至有剩余一六六亿元,然而,一个“立法院”临时会期,通过了老农津贴加码、“国民年金”上路,可能就要用掉当局近四百亿元预算,更别提军公教加薪方案,以及在野阵营磨刀霍霍的多项减税提案对财政的雪上加霜了。

  如果财政赤字不能有效改善,台湾公私部门在国际间的举债成本势必大幅上升,不仅影响资金筹措,也会伤害台湾的国际形象,更不利国际竞争力。因此,我们对张俊雄迫于形势不得不发放减税政策利多,但还能以财政迟迟未能改善为念,感到欣慰,也期待张俊雄用具体行动捍卫财政。

  其次,张俊雄“内阁”全体动员相继推出一周一主轴政策,推高股价、挹注经济发展,虽然成果见仁见智,但至少给人“内阁”积极任事印象。张俊雄就位后,“选举内阁”称号不胫而走,全体“内阁”阁员也真“上穷碧落下黄泉”,每周推出利多政策,从“提醒”金融业者重视台币资产市场、减税、增加土地供应,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当然,如果从验收的角度看,股价是有正面响应,唯是否对经济有所帮助,却很难断定,但张俊雄想有一番作为由此可以证明。

  再者,对“内阁”主打生技产业,我们认为是产业升级政策付诸行动,值得期待。继石化、计算机信息产业之后,台湾究竟应该发展何种产业,历任“内阁”研究、探讨很多,生技医药产业颇受朝野寄望。前“行政院副院长”蔡英文即使下台,但仍然十分关注相关法案及行政部门资金、人力的整合。虽然因为美方狮子大开口而使台美合组TaiMed公司生产抗爱滋药物计划胎死腹中,但我们相信,只要当局确有发展生技医药产业坚定决心,第五兆元产业的诞生、茁壮,甚至成为台湾产业、科技发展的中流抵柱,希望甚大。

  最后,在检视了张俊雄财经产业政策之后,我们必须指出,不管蓝绿执政,“行政院”向来是整个施政的核心,可惜,或因朝野对立,或因“内阁”执行力有问题,近几年来的“行政院”,往往给人“口号治台”印象,我们希望张俊雄能够一新耳目,让人民对当局有一个新的感受。基于如此的期待,我们特别提出一个提醒及一个失望给张内阁参考。

  社论表示,所谓一个提醒,即千万别让投机的色彩沾染上述的财经产业决策与执行。必须指出,一周一利多中很多构想,或其它“总统府”交办的案件,表面上为了经济或社会发展,但据我们的观察及分析,很多其实只是口号或计划,或者以牺牲财政或社会公义为代价,例如目前股价因为当局动作频频而上涨,但实质经济、劳动薪资、民众收入却毫无增长,反而是物价蠢蠢欲动,而且奢侈、投机风气也出现卷土重来迹象。所谓一个失望,综观张俊雄接受专访全文,完全不见对两岸经贸的态度、部署及期待。固然,就“府院”分工而言,两岸事务应是“总统”权限,但“行政院”施政规画中若不纳入两岸经贸,一切计划形同空谈;事实上,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不管本土工商企业,乃至前往大陆进行全球布局的台商,在在需要张俊雄“内阁”财经产业政策的照拂及支持,因为选票考虑或过度尊重“总统府”权限而完全避谈两岸经贸,忽视两岸经贸互动的潜在商机及重要,我们不得不严肃表达我们的失望。

(编辑:晓章)

[责任编辑:system]

相关内容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