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大陆观察

以关爱抵制“蓝鲸”的诱惑

2017年05月19日 10:48:00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对于那些存在心理不适应现象的人群,网络正能量务必时时刻刻与虚拟世界中的魔鬼较量斗法,针锋相对,寸土必争

  最近,一种名为“蓝鲸”的游戏在全球各地悄然蔓延。这个来自俄罗斯社交网站的游戏,运用心理学原理鼓励玩家完成各种自残任务,甚至最终结束自己的生命。受害不浅的国家纷纷发出警告,游戏的始作俑者已经入狱,中国网络管理部门也联合互联网企业行动起来,迅速对相关信息和组织活动进行排查防治。网友则开始认真反思,如何从心理上阻隔“蓝鲸”的侵袭?

  明知是“死亡游戏”,为何有的花季少年还是趋之若鹜?剖析蓝鲸游戏的核心任务可以发现,设计者以人类生理周期为基础,采用渐进的方式,利用特定群体的好奇心、叛逆感和从众心理进行第一期引诱;通过补偿玩家缺失的价值感和归属感进行第二期引导;运用“登门槛效应”“社会促进效应”等进行第三期控制。借助邪教、传销等常用的信息控制、行为干预、人格摧毁、认知重建等手段对游戏进行设计,借以将游戏任务贯彻并得到彻底的执行。

  蓝鲸游戏的最终奖励并非死亡,而是玩家所体会到的“我是有价值的、被看到、被理解、新世界的接纳、不再孤单、群体的陪伴、被爱着”。这些都是游戏组织者通过网络提供的虚幻假象,但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大多数人所需要的社交情感,令玩家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互联网本来是方便人与人联系的好东西,却也对社交产生了新的负面影响。很多心理医生都遇到过类似的病例:患者在现实中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在公共场合进退失据,但是在网游中的角色扮演却如鱼得水,吸引了一大帮朋友。如果网友要求见面,他们往往会非常焦虑,生怕自己的形象配不上朋友的“脑补”。回看蓝鲸游戏的奖励,玩家慷慨赴死的动机,恰恰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需要——得到关怀与相互认可。这些最基本的心理需要如果在现实中没有得到满足,再加上特定群体或者特定时期对心理需求的放大,就极容易造成沉迷于网络游戏所营造的虚假氛围。

  社交不适其实是一种心理上的问题。高速的发展给社会转型带来了巨大挑战,不仅青年要学习如何与多变的世界相处,如更年期、孕产妇、退休老人、失独、留守等特定群体,都需要有人关心与帮助。心理健康是幸福的来源,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网络则是当前一个重要的战场。不仅政府部门应该守住网络安全的底线,心理从业者、教师、家长等相关人士,也应该对网络使用中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建设给予足够关注、重视和理解。

  对于很多人来说,并非是网络带来了孤独,而是孤独才对网络越加依赖。现实中的交流更需要耗费情绪和情感,需要承受一定社会压力,需要限定在理法框架之内,但得到的回报也是扎实而有温度的。网络上并不缺少正能量,目前中国已经出现了很多自发抵制蓝鲸游戏的群体,以及各种对蓝鲸游戏的励志型、幽默型改编。对于那些存在心理不适应现象的人群,网络正能量务必时时刻刻与虚拟世界中的魔鬼较量斗法,针锋相对,寸土必争。这需要我们守望相助,通过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让网络游戏充满正能量。

  (作者:张朕 原标题:以关爱抵制“蓝鲸”的诱惑)

[责任编辑:李帅]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