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

两岸四地学者在京共话中华文化认同

来源:中国台湾网

2017年09月16日 14:43:00A

  “中华文化与一国两制”学术对话论坛16日在京举行。(中国台湾网 王鑫 摄)

  中国台湾网9月16日北京讯 (记者 张洁 王鑫)为纪念中华文化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成立20周年,“中华文化与一国两制”学术对话论坛16日在京举行。两岸及香港、澳门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华文化学院学员400余人与会。中华文化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潘岳出席论坛,14位专家学者作为对话嘉宾,围绕两岸四地如何增进中华文化认同问题展开对话。

  本次论坛聚焦“中华文化与一国两制”,旨在从凝聚“中华文化认同”的角度入手,探讨“一国两制”下两岸四地需要共同坚持的“同”和可以包容的“异”,共议中华民族复兴之道,推动海内外中华儿女基本政治文化共识的形成。

  论坛分“中华文化与两岸命运共同体”和“中华文化与港澳国家、民族认同的建构”上下两个专场。

  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义虎发言时说,应该以“中华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自信”为主轴,大力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加强两岸民众的精神纽带,促进彼此心灵契合和社会融合。当前,民进党当局不承认“九二共识”及其核心内涵,搞“文化台独”“教育台独”,我们务必提高警惕,以扎实的两岸文化交流化解民进党当局推动“去中国化”的“台独”图谋。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李振广认为,推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思想的重要内容。在中华文化共识的前提下,两岸经济社会融合是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基础和主要路径。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两大支柱:一是制止“台独”,二是推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

  台北艺术大学教授辛意云提出,“大一统”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要义,在“大一统”思想的指导下,中华民族历来注重从全人类、全社会的立场上处理人类思想问题。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杨毅周说,中华文化始终是台湾文化的本质特征,不是哪个势力在哪个时间就可以改变消灭的。中华文化作为维系两岸同胞情感的重要纽带,是“台独”无法割断的。“台独”势力企图通过“去中国化”的“文化台独”来达到分裂国家的目的,是不可能得逞的。

  香港社会活动家、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何志平表示,中华文化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我们能够“古为今用”,将古老的文化价值观融入现代社会,解决当代问题。中华文化也具有包容性,不同区域、不同民族长期相互借鉴、相互交融,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并对这种文化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有了“多元一体”“求大同,存大异”的哲学襟怀。当前,香港应当经济与文化双翼齐飞,重视增强青年一代的中华文化认同。

  北京大学港澳研究中心副主任强世功认为,当今时代背景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应该从中华传统文化的“和合”理念去进一步阐释“一国两制”。

  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教授许昌认为,在港澳居民中建构国家认同观念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对港澳历史和现实的认知、意识形态的价值判断、政治经济社会利益的选择取舍、法律制度的影响甚至个人情感等多重因素,因此要构建以中华文化为基础的国家民族认同,必须靠制度引导和保障。

  与会专家围绕三个核心问题,展开深度讨论并形成基本共识:

  一是“一国两制”伟大创举的文明根源和底蕴是历经两千多年执政实践、制度建构和伦理教化的文化大一统观念,它是中国国家与民族始终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文化基石;

  二是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有意识,多元一体的整体观、家国同构的社会观、民为邦本的民本观、中正仁和的伦理观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坚守的价值底线,更是反独促统、最大限度凝聚共识的文化支撑;

  三是在全球化时代,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品格及其与西方文明相区别的独特价值为国际社会看待和处理民族问题提供了有效借鉴,为优化全球治理秩序提供了中国经验,更为构建全人类共同价值贡献了中国智慧。

  据悉,中华文化学院为纪念成立20周年,接下来还将举办“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等论坛,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届时将发表主旨演讲并进行交流对话。(完)

  “中华文化与一国两制”学术对话论坛现场。(中华文化学院供图,中国台湾网发) 

  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义虎(中国台湾网 王鑫 摄)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李振广(中华文化学院供图,中国台湾网发)

责任编辑:张晓静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