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春节庙会让四川非遗文化在宝岛燃起来

2018年02月27日 13:33:00来源:中国台湾网
说明: 图片1

  中国台湾网2月27日讯 四川文化底蕴厚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独特的文化坐标和文化记录的载体,向民众展现了一方土地悠久历史并生动演绎民间记忆。

  2018年春节期间,借助第八届海峡两岸春节民俗庙会,12名四川非遗传承人,带着羌绣、青神竹编、蜀绣、绵竹年画等门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台湾南投,让宝岛民众有机会一睹民间手艺演绎的文化大情怀。

  在庙会“文化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非遗传承人在现场展示四川文化,并与观众开展互动。台湾民众争相观看手上功夫,竞相体验非遗文化制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青神竹编传承人陈云华,作为中国竹编艺术大师、中国竹艺博物馆创始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这已经是他第4次到台湾参加交流活动。陈云华说:“这次带来的都是2017年新创作的作品,像竹编包既实用又好看,相信能得到台湾民众欢迎。台湾是我的福地,1991年首次跟随四川文化交流团到台北,我的一幅《中国百帝图》竹编作品就卖了4.8万美元的天价,我用这笔钱在眉山青神县建了竹艺博物馆,每年都接待很多批次的来川台湾民众前来参观、体验,让更多台湾同胞认识竹编艺术。”2006年,当陈云华再次到台湾参加交流活动时,他的一幅竹编《清明上河图》卖出了106万元(人民币)的天价,回到青神,当地就开始流传“竹丝贵如金”的传说。

  陈云华表示,两次赴台文化交流,让他感觉到竹编升级为艺术,身价就会倍增,此后他开始了从非遗传承人向创客的转型。在陈云华看来,竹编最初的功能是用于生产生活,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门艺术。“如今,通过创新,要让竹编回归初心,再次回到生活中去。”陈云华在站台随手拿起一个用竹和皮相结合的背包自豪地说:“这是竹编最新创新成果,大的挎包要卖到两千多块人民币,相当于一个国际品牌的价格。”为了把竹编艺术推向世界,2017年陈云华在马来西亚成立了“一带一路”东南亚竹艺文化发展联盟,他被推举为“盟主”。他透露,去年远销欧洲的创新产品竹包就卖了7000多万元人民币。今年,他将在欧州开建竹编基地,让更广阔的世界触摸到四川独特的竹编文化。他总结:“非遗的创新只要与时代同频共振了就会活力无限。”

  在“剪纸”非遗展台,非遗传承人庄丛灿被台湾民众围观,大家对他的手上功夫非常好奇,许多台湾民众自告奋勇当他的模特儿,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一分钟后,一个栩栩如生的自已就从庄丛灿的剪刀下流出,很多参观者都被他的巧手惊呆了。观众看他剪纸动作是那么的云淡风轻,庄丛灿却说,剪纸很苦很孤独这次到台湾,他还带了不少他的代表作。其中,《守望·红围巾》就是以他儿子为原型创作的作品:一个小朋友用围巾包住头和脖子,露出两只大大的眼睛,眼睛里能看到了一种光。他说,每一次艺术创作都要在脑海里预演过很多次,直到心中有数,下刀才有神。

  在蜀绣传承人王启慧指导下,两名台湾学生正一针一线学绣花,感叹到:“好有意思!在台湾很少看到这样的工艺,蜀绣绝对是中华文化的精华,能亲自体验,实在是荣幸。今天除了看四川歌舞表演,我就打算专心当‘绣娘’,认认真真完成一个小作品。”

  一阵悠扬的羌笛响起,吸引了众人目光。循着音乐声望去,在羌绣展示区,只见一个身材高大、着羌族服饰的男子鼓着腮,随着气息的变化,口中的羌笛发出悦耳的笛声。旁边则是低头羌绣的非遗传承人李兴秀,一边是吹出曼妙悠扬笛声的羌笛传承人陈海元。两位非遗传承人都身着民族服饰,一“绣”一“和”,搭配展区的羌绣作品,让人仿佛置身在灾后重建的汶川地区,看到灾区民众的幸福生活。

  12个门类的四川非遗,12位民间技艺传承人......非遗让庙会出彩,工匠们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获台湾民众点赞,也让四川优秀传统文化在宝岛燃起来,赢得更多共识!

  四川友协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希望通过第八届海峡两岸春节民俗庙会进一步增进台湾同胞对四川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了解和喜爱,让四川与台湾两地同胞更加心心相通。(中国台湾网、四川省台办联合报道)

说明: 图片13

陈云华向台湾民众现场展示竹编艺术。(图片来源:四川省台办)

说明: 图片6

庄丛灿的人影剪纸创作。(图片来源:四川省台办)

说明: 图片9

精美蜀绣引台湾民众驻足观赏并体验。(图片来源:四川省台办)

说明: 图片7

羌笛与羌绣完美搭配。(图片来源:四川省台办)

说明: 图片11

“德阳潮扇”的展示及编制工艺。(图片来源:四川省台办)

[责任编辑:马一娜]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