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是如何以硬件思维一步步错失移动互联网浪潮?

2017年02月06日 14:56:27    来源:钛媒体    

  和缓慢发展的本土移动互联网力量一样,台湾地区在支持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政策上,至今在很多方面仍然较为保守。

  本月我们还听到了另外一个坏消息,Uber宣布将于2月10日起暂停台湾地区的服务,4年前进入台湾市场,只拓展了4座城市,但是做了一系列的努力后,出于政策原因还是没有能够拿下这片市场。分享经济和创新交通在这片土地上因为高额税金问题遇阻。

  前几年阿里巴巴进军台湾也在政策问题上遇到一定问题。而其他提供国际在线服务的公司要进军这个市场,也需要做好准备,台湾地区政府正在修改相应的法规,计划对进入这个地区的全球在线服务提供商征税。

  局限的市场加上保守主义,台湾地区移动互联网的春天看起来还在路上。而这期间,大陆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原本的亚洲四小龙之一。、

  我们来看看。

  一、电商和移动支付

  当提到移动购物时,中国大陆已经远远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普华永道《2016年全零售》报告显示,65%的中国消费者称每月至少用手机网购一次,相比之下,全球平均比例为28%。台湾地区电商占零售的比例约为17个百分点,从移动端网购比例来看,不及大陆。

  在我们讨论台湾同胞知道我们的天猫、淘宝支付宝有多好用的时候,台湾同胞回答的是大陆同胞知道台湾的便利店有多方便吗?

  一方面是台湾地区地域小,加上实体经济发达,随处可见的便利店,里面有需要的大部分物品,网络和实体店的差价基本没有,购买方便,服务也好;

  一方面是支付流程的复杂体验,要知道,台湾金融管制比较严,直到现在都没有出现像“支付宝”、“微信支付”在大陆这样随处可用具备广泛影响力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2012年 ,台湾的电商平台 PChome 经历与台湾金管会的多年斡旋,才终于推出了台湾地区第一个第三方支付——支付连(PChome Pay),也只能在部分业务中使用。

  这个开端已经比中国与美国慢5至10年,就连非洲也比台湾走得快。还没有发展壮大,支付宝和财付通就宣布进军台湾,蚂蚁金服+玉山银行,微信钱包+第一银行进行合作,针对大陆游客推出服务。

  虽然随着台湾地区政策的逐渐明朗,台湾的移动支付拥有了基于HCE的手机信用卡模式、支付APP和电子支付专门机构。

  但是在提供的服务上,便利性远远不及大陆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大陆,一二线城市基本上可以实现无现金生存,不管到哪里,商场还是街边小吃店,都可以直接移动支付。

  而在台湾,显然还远未普及。在支付宝、微信支付进入台湾市场近两年的情况下,在不少旅游网站攻略上,仍然有大量网友建议要带上银行卡和信用卡。

  移动支付平台没有发展起来,依托于移动支付的互联网金融也还在起步阶段,针对台湾金融科技创新“牛步化”的叹息越来越多。

编辑:崔沥心

相关阅读